濕漉漉的天氣上金瓜石,氣氛最好不過,一陣煙雨朦朧。
儘管下著雨,前往黃金博物館的遊客依舊不少,平日大部分都是國外觀光客,今天看到一台一台的遊覽車,全是韓國人,來探訪這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的奧秘。
黃金博物館參觀時間是週一~週五09:30~17:00,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09:30~18:00,票價新台幣80元,新北市民免費,還有其他優惠,可以上官網看很特別的是現在購票方式除了現金和悠遊卡以外,還有支付寶和歐付寶,方便國外旅客使用。剛好茉莉有優惠身分,就準備愉悅的心情進去參觀啦!
遊客中心是以往金瓜石車站整修後改建的,一進去就看到一個很復古的告示牌,上面標示公車車次表和淘金體驗的細項,淘金體驗一次是新台幣100元。櫃台有掛著三張復古海報,介紹黃金博物館能摸到純金大金磚,館內也有全台唯一金礦觀光坑道,還保有礦山各類日式建築風貌,看了就很吸引人耶!這個遊客中心可以說是我看過最有味道的遊客中心。
首先參觀的是四連棟日式宿舍,玄關的部分是傳統的日式玄關,走到客廳還有一個防空洞,因為當時戰爭頻繁,為了方便居民躲避而預設的。
入內還有許多日治時期生活的遺跡,欄間上,有竹子排列不規則的痕跡,看似雜亂無章,不知道有何用意,與上面那張有修飾欄間相比,有很不一樣的味道,原來是日式的房子內部結構都是由這些竹子和草,還有灰泥、黏土漿等等,造就了堅固的竹夾泥牆,以前的工藝就已經那麼厲害,利用竹子交疊就可以蓋出穩固的房子!
再來是泡澡桶,這是可以燒柴加熱的,以前人就知道要這樣享受呀!
以前使用榻榻米只有日本貴族能使用,一直到後來才普及於民間,用稻草製作而成。
走到隔壁兩棟,開始有民國初年的擺設,看那被褥,還有黑膠唱片機,民國初年也已經開始使用中西合併的方式裝修,蕾絲桌巾是一個代表。
再往上走一些都是餐廳,有一間爆滿的餐廳主打礦工便當,深受外國人喜愛,體驗當時礦工都吃些什麼補充體力。
太子賓館是為了招待當時日本的皇太子來巡視礦業而興建的臨時行館,但是皇太子並沒有來過。太子賓館建築融合了當時日本豪宅的特色,全建築使用榫頭銜接的工法,不使用任何一根釘子,相當厲害!
其實在當時輕便驛不是車站,而是公廁,為了增加體驗當時礦產興盛的感受,於是後來才設了這個輕便驛,上頭有以前使用的電話,以及當時的文書。
再往下一點都是一些展覽,介紹礦物的。金采賣店是紀念品專賣店。最有看頭的是這重達220kg的999純金大金磚,摸起來沒什麼感覺,因為不是我的!
煉金樓裡面有固定時段會有劇場,介紹當時九份和金瓜石的繁華,牆上的導覽則是介紹台灣豐富的礦物資源。
回程還是濕漉漉的,難免為金瓜石多增添了一分惆悵。
黃金博物館
電話:02-2496-2800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8號